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微量营养元素缺乏)之首,全球约有1/5的人患缺铁性贫血。据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贫血率在25%左右,妇女贫血率在20%左右,孕妇贫血率高达35%,成年男子贫血率则在10%左右。广西2002年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区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02%左右,其中6岁儿童和孕妇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7%和17.2%。
铁缺性贫血会造成儿童智力发育迟缓,人体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力低下,机体抵抗力下降,国民人口素质降低。
铁缺乏并非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然消亡。为改善中国人铁缺乏的现状,早在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食物强化问题研讨会”上,最终决定选择覆盖面广、摄入量稳定、便于在加工中统一添加的酱油作为铁强化的载体,启动中国消除铁缺乏的行动项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花费了5年的时间潜心研究试验,终于找到一种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的补铁途径__通过食用乙二胺四乙酸铁纳(NaFeEDTA)强化酱油持续补铁。经过反复试验,发现NaFeEDTA强化酱油比同类铁强化食品具有较大的优势:吸收率高、不改变酱油自身的食用方法和色香味形,改善贫血效果显著,且安全经济。
按照目前我国铁酱油的强化量和平均酱油使用量计算,每人每天食用10-15毫升铁酱油,可以补充0.3-0.4毫克的铁,为人体每日铁需要量的30-40%,能有效预防铁缺乏又不会造成铁的摄入过量。
在我国,食用铁酱油一年半以上的已有几万人,这些人不仅贫血得到良好的改善(改善率为20~70%),儿童体格的发育指标也有较大的改善。
铁酱油的食用是非强制性的,不同于国家强制性食用的碘盐,消费者在购买酱油时可根据自身健康的需要选择。但需提醒消费者的是:我国国民普遍处于铁缺乏状态,为了健康最好选用铁酱油。
目前铁酱油项目正借助国际资金的支持,同时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广泛深入地宣传铁酱油,使百姓受益于方便经济的补铁。现在,我区争取到国家“利用铁强化酱油改善我国居民铁缺性贫血”项目,首先在南宁市、柳州市、天等县开展铁强化酱油推广项目试点工作。在2006年9月13日柳州市铁酱油推广项目启动后,市民即可在联华等大超市购买到国家在广西唯一指定的铁强化酱油定点生产企业__南宁市酱料厂生产的铁酱油,我市居民缺铁的状况将有望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