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画说健康】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来源:本站|日期: 2016-08-31|浏览:0|字体:T T T|打印本页

全国疟疾宣传

4月26日是第九个全国疟疾宣传日

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1.什么是疟疾?
    疟疾,老百姓又叫做 “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或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2.疟疾有哪些症状?
    健康人被感染的蚊子叮咬,经过1-2周的潜伏期,就会发病,典型的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夏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温度可达40度,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间日虐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者不规则发热,还可引起脑型虐,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①非疟疾流行区域的人群对抗疟疾的抵抗力较为薄弱,在进入疟疾流行区域内便很容易感染疟疾。目前比较流行疟疾传染病的地区分别有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若是出行到这些地方工作、学习或是旅游的人群要注意,小心感染疟疾。
  ②疟疾的流行和当地的气候有关,在气温比较温暖,且雨水量较大的地方,空气比较潮湿,适合蚊虫生长,大量繁殖幼虫,导致疟原虫也增多,容易引发疟疾流行。
  ③怀孕期间谨防患上疟疾,若胎盘受损,或是初生儿带伤口,并触碰到母体感染疟疾的血液,便会造成胎儿先天性疟疾。
    4.如何预防疟疾?
    防蚊灭蚊是关键,个人防护要做好,包括使用蚊帐、蚊香、安装纱门纱窗、涂抹驱蚊剂、野外作业时穿长袖长裤等。使用处理过的蚊帐,驱蚊效果会更好。
    更多防蚊小妙招请点击:注意︱这些防蚊灭蚊知识你应该要知道~


    知识延伸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小编提醒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109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约32亿人口受到疟疾的威胁,每年有3~5亿人感染疟疾,疟疾每年夺去110~270万人的生命。非洲、东南亚等地是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非洲地区占全世界疟疾病例的80%和死亡人数的78%;东南亚区域占全球疟疾病例的10%和死亡人数的7%。
    近年因我区到国外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淘金、建筑、经商等的人员越来越多,导致输入性疟疾病例不断增加。2013年广西由于在非洲加纳淘金的务工人员大量集中返乡,爆发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输入性疟疾疫情,其中主要又以上林县为主,2013年广西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251例,排名全国第一, 2014年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84例,2015年报告236例。
    在此,提醒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的出国务工、商贸和旅游人员,注意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前往一些疟疾高度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时,最好是配备一定的疟疾预防性药物。药物的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在疟疾流行区要防止被蚊虫叮咬。如穿长袖衣服,涂抹防蚊油,睡觉时安放蚊帐。在蚊虫滋生繁殖旺盛季节,可采用灭蚊药水对居住地进行喷洒,或对蚊帐进行处理。
    3、在疟疾流行区生活期间或者离开后三个月内出现发热症状,应高度怀疑疟疾,须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疟区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4、自疟疾流行区回国的人员,建议在医疗机构进行疟疾排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