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肺癌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第1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发病率已由原恶性肿瘤的第6位跃居为第2位;居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钟南山院士预计:至2025年,作为我国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的肺癌发病率将翻倍,成为常见疾病之一,每年将有100万人死于肺癌。可见肺癌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多大威胁。
肺癌是可以预防的,通过戒烟、改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可以大大降低肺癌的发病率。
一、肺癌的致病因素
1.烟草危害:
吸烟是引致肺癌的主要原因,纸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烟可引致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增生诱发肺癌。各国的大量调查资料都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随着所吸香烟的数量、时间和种类递增。有吸烟习惯者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吸烟量大者发病率更高,比不吸烟者高20倍。临床确诊的肺癌病例中,每日吸纸烟20支以上历时30年以上者,约占80%以上。烟草的危害还不止于此,还增加食管癌、喉癌、心脏病、胃溃疡等的发病率和引起“二手烟”危害。
2.环境污染:工业发展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沥青公路挥发物等,其中也含有很多烃类致癌物质。生活中可以发现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城市比农村高,厂矿区比居住区高。
3.职业暴露: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致癌性碳氢化合物、砷铬镍等金属、煤焦油、沥青石油、石棉、芥子气等物质均可诱发肺癌。
4.肺部慢性疾病:有肺结核、矽肺、尘肺等基础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因为肺支气管在长期慢性不良物质刺激下发生慢性炎症以及肺纤维疤痕,病变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引起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在此基础上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肺癌。
5.人体内在因素:如家族遗传以及免疫机能降低代谢活动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对肺癌的发病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肺癌的易感人群
1.吸烟者:吸烟者吸入和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同等危险的,因此,长期吸烟和长期在吸烟者身边的烟雾里工作、生活者均属肺癌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具有三大高危因素者:(男性年龄≥45岁和吸烟指数>400支/年)。
2 . 职业暴露人群:日常工作中接触致癌物质如氡气、放射性物质、沥青、砷、铬、煤焦油、石棉等机会较多的人。
3.生活在污染环境人群:生长在空气、水源污染较重的的地区和城市的居民。
4.存在肺结核、矽肺、尘肺等慢性肺部疾病人群。
三、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
(1)咳嗽: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年龄在35岁以上,特别是不明愿意的频繁激性干咳;有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原有咳嗽规律突然改变。以咳嗽为始发症状的患者约为50%- 60%;
(2)咯血:肿瘤炎症导致致组织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痰中带血、咯血痰、咯血,清晨第一口痰多见;约30%-50%。
(3)胸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的间歇性胸部疼痛;占30%-60%;
(4)胸闷气短:突然渐进性气短、胸闷、胸透有胸腔积液;20%-50%。
(5)胸透显示“肺部炎症”,经治疗不能彻底控制,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者。
(6)肿瘤转移引起的症状:如颈部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胸腔积液、骨痛等,约占10%。
(7)发热:肿瘤阻塞支气管导致阻塞性肺炎或癌性发热引起,多数为低热,治疗后或有好转,但是经常反复;
四、积极预防肺癌
1.戒烟:对吸烟者来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不过越早越好!戒烟使得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戒烟5~10年后肺癌发病率开始下降,在停烟十五年之后,获得肺癌的机会与不吸烟的人一样。
2.远离职业暴露
3.健康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多吃富含叶红素(BetaCarotene)、维生素E蔬菜水果、粗制谷类。少吃烟熏食品、不吃霉变食物;
5.注意环境和生活卫生:减少房屋装修过程中及之后的有害化合物;注意厨房里的污染,加强厨房通风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7.积极生活态度:培养乐观、豁达的个性和生活态度。
尽管肺癌是恶性肿瘤,但是通过戒烟等积极措施是可以预防肺癌的,另外将注重早期症状与选择合适临床检查手段相结合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早期选择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 上一篇: 肝癌防治 [2019-10-18]
- 下一篇:没更多内容...